返回
行业资讯
电池回收政策没跟上 生产线一出世就要“饿肚子”
2016-03-14 08:12190
 电池回收政策没跟上 生产线一出世就要“饿肚子”
      “现在,我们年回收15万吨电池的生产线刚刚吃饱,今年新建的30万吨生产线可能一出世就要‘饿肚子’了。”
  3月8日,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么一个令他尴尬的事实。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2万辆,2015年1—9月,新能源车累计生产14.42万辆,销售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得益于补贴政策力度大。
  “但是,推广政策铺开了,回收政策却没有跟上。” 张天任无奈地说。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普遍通过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镍氢、镍镉、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办法,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金属,这种形式在新能源车保有量较少的情况下,勉强能够解决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但是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整车企业将面临着动力电池回收的难题。
  天能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商。与锂电池相比,铅蓄电池尽管在能量密度等方面差距较大,但是其回收技术比较成熟,产业链完整。
  但张天任调查发现,我国仅有1/3铅蓄电池通过正规企业回收,含铅废酸非法回收倾倒量从2008年的9.95万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近27万吨,目前。“三无”冶炼企业综合利用率较低,每年大约有近16万吨铅在非法冶炼过程中流失掉,造成严重污染。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