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
丹麦是全球风电在全部发电量中占比最大的国家,2013年的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3%。生物质能在丹麦全部能源中的比重已达到18%。丹麦的电力系统已由过去有限的几座大型电站变成了现在的几百座分布式电站,形成了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代表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丹麦火电机组也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最低出力已可以降到最大出力的10%,这在我国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发挥火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不应该是技术问题,而更多是利益问题。丹麦经验证明,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产品,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理念,并要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能源运行和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我国当前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煤炭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67%,而发达国家的煤炭消费比重大都不高于20%,甚至更低,一些北欧国家已基本不消费煤炭。尽管如此,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北方地区已建成的风电和西南地区已建成的水电存在弃风弃水现象,另一方面,又必须燃烧大量煤炭去发电以满足电力需要。这表明,我国的能源建设、运行和管理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问题,没有真正建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和意识。
能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形态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起步都是从煤炭能源开始的,大量使用煤炭也曾带来过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伦敦之所以被称为“雾都”主要原因就是煤炭的过渡消费引起的。1842年,英国使用了整个西方世界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二,雾霾对伦敦的影响长达百年时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如今发达国家的能源已转变为主要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并都在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着力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努力在本世纪中期,使能源体系由目前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变为未来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这是全球能源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丹麦和德国均已提出了清晰和明确的能源转型目标和战略。德国提出的2050年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60%。丹麦提出的2050年目标是全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看,能源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支撑国家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的煤炭产量已达40亿吨,大大超过我国煤炭的科学产能能力,其生产、运输和消费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恶化,持续的雾霾天气就是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无论如何实现煤炭的清洁化利用,煤炭的开采和运输问题始终是无法避免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减少煤炭的消费,并进而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这需要从现在起持续努力几十年才能实现。由于我国煤炭的价格没有充分反映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因此当环境约束条件增加、雾霾天气日甚要求我们必须变革之时,总有人强调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不安全性和需要大量补贴的不经济性。事实上,丹麦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和创新,建立现代化的能源市场体系,再辅以科学细致的研究和有效的技术路径选择,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促进社会就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赶上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要着力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也提出,我国将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20%。这要求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实际行动着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努力减少煤炭消费,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并力争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摆脱对煤炭的依赖。
(作者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本文为作者在12月16日中丹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总结会上的发言摘编,标题为编者所加。本报记者方笑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