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建巴基斯坦最大太阳能电站 为中巴经济走廊增能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等领导及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为项目竣工揭幕。 党延鹏 摄
中新网5月6日电 (艾民 党延鹏)由中国新疆企业特变电工承建的巴基斯坦100兆瓦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竣工仪式5日在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市真纳太阳能工业园举行。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旁遮普省首席部长夏巴兹·谢里夫、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等出席仪式表示祝贺,并向建设者致谢致敬。谢里夫总理感慨地说:“今天,我从直升机上俯瞰整个太阳能电站就像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他说,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友谊工程,将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将增强中巴两国能源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孙卫东大使称赞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第一个实施完成的项目,为巴基斯坦能源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们非常高兴同中国企业合作”
该电站位于巴哈瓦尔布尔地区的塔尔沙漠中,是巴基斯坦第一座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电站。占地1.4平方公里,投资2.15亿美元,每年向旁遮普省输送清洁能源电量约达1.5亿千瓦时,并将持续供电25年,按每户每月用电200度计算,可解决约75万个家庭用电问题,有效缓解了该省电力严重紧缺状况,将为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投资环境、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改善。
中巴两国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该项目的建设。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谢里夫总理一道为包括该项目在内的8个中巴重大合作项目揭牌。2014年5月9日项目开工时,谢里夫总理也曾乘直升飞机专程从首都伊斯兰堡前来参加开工仪式并视察建设工地。
巴基斯坦是个电力紧缺的国家,天天都要拉闸限电。据巴媒体2013年的统计,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等大城市,每天限电时间约8小时;广大小城镇和农村,限电时间则在10小时以上。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也是工商业最集中的省,用电量达到全国总量的68%,因此更是深受电力“瓶颈”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该省能源部常务秘书长杰汉泽普·汗向笔者介绍说,去年全省发电量只能满足电力消耗的76%,全国其他地区缺电状况也大致如此,电力不足严重影响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开发新的能源,该国在光照资源较好的巴哈瓦尔布尔地区规划建设“真纳太阳能工业园区”,首次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2014年3月,特变电工下属的新疆本土企业新能源公司以强大实力获得该园区首个大型光伏工程总承包及25年的运行维护资格。
杰汉泽普·汗说,“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中巴有着全天候的友谊关系。因此我们非常高兴同中国企业合作,对能与中国朋友携手解决巴基斯坦能源短缺难题而感到十分荣幸。”
“一定要将它干成国际一流的标杆工程”
眼前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壮观景象:站在广阔的亘古荒漠上极目远望,只见无数块一米见方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块接着一块,一律面向东南,纵横整齐排列,向四面八方延伸至遥远的地平线。它们在午后强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绵延起伏,一望无际,使记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深蓝色的电池板“海洋”。“海洋”一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升压站,就像停泊在海边的“巡洋舰”,站内银灰色巨型变压器的套管和林立的输电铁塔直指蓝天,如同舰上威武的“炮塔”。
面对自己和同事们亲手创造的这一瀚海奇观,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派驻工程现场的项目经理吴志龙十分自豪。他的项目团队有40多人,就生活在塔尔沙漠中由12个集装箱组成的临时营地里。这里远离繁华街市,远离现代世界,甚至远离人类活动,初来时只有无垠的荒漠和火辣辣的骄阳与他们相伴。不过,离乡背井、身处荒漠、与世隔绝、艰苦备尝这些字眼并没有磨灭团队成员拿下这个世界一流工程的意志和热忱。吴志龙说:“作为一个光伏人,干好意义这么重大的工程,这辈子就没白活!
10个月来,他们胸怀造福巴基斯坦人民,为中巴友谊增光添彩的强烈愿望,远离家乡,扎营荒漠,艰苦奋斗,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气候炎热、水土不服、语言文化障碍、技术标准差异、施工资源不足、前无先例可循等带来的重重困难,科学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全力以赴,在巴方的密切配合下,短短10个月就让这座世界罕见的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崛起在亘古荒原上。吴志龙告诉记者:“我们抱定‘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决心,一定要将它干成国际一流的标杆工程。工程后期,我们组织3000多名中巴工人昼夜苦干,仅用3个月就干完了当地需要8个月完成的工程量,创造了世界光伏电站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该项工程监理工作由以严谨著称的德国ILF公司负责。该公司现场经理毛敏·阿旺与笔者谈起特变电工时竖起了拇指。他说,一次性建设如此大容量的光伏电站,对于巴基斯坦业主和中国承建企业来说都是第一次,最大的挑战就是史无前例,困难重重。“特变电工与业主密切合作,在短期内建成了这座质量上无可挑剔的工程,而且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建设速度,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评价道。
“民生工程友谊工程”的特征日渐彰显
随着这座电站的建成和试运行,它“民生工程友谊工程”的特征日渐彰显。
项目建设为当地提供了3000多个工作岗位,建设团队也吸收了不少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和青年加入,目前已被特变电工聘用的项目管理顾问和翻译、工程技术、法律、税务人员有10多人。一脸络腮胡子的阿里夏·阿里就是他们中的一个。阿里以前曾是卡拉奇一家工厂的电焊工,从厂里中国师傅那里学会了汉语。他在网上得知特变电工承建巴基斯坦最大太阳能电站后,就慕名来到这个项目工作,现在除电焊外还兼做翻译。他说,我很幸运来到特变电工,这里的师傅们手把手地给我传授知识和技术,使我的电焊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汉语水平也大大提高。我希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术,更好地为电站服务。
穆罕默德·卡塞姆今年24岁,就出生在离电站不远的巴哈瓦尔布尔市农村。他家有父母亲和兄弟三个,种了70英亩棉花和小麦,还经营着一家棉花加工厂,在外收购棉花。他告诉记者,我的家乡的乡亲们非常欢迎这个电站,因为它没有污染,而且它的建成能减少各家棉花加工厂的停电时间,也可以为附近的摩托车厂、糖厂、药厂等工厂提供更多的电源,增加它们的生产和就业。卡塞姆去年刚从西安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如今也是特变电工项目的一名员工。他对记者说,“我很自豪能成为电站建设和管理的一员,我的家人和乡亲们也为我自豪。因为这座电站的建设,让我的家乡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有了活儿干,有了钱赚,也有了学习一技之长的好机会。”
巴方项目业主公司总经理纳杰姆·阿合麦德·沙赫告诉记者,由于特变电工世界级的施工建设进度,该项目才能这么快并网发电并投入运行,当地的电价因此降低了3美分以上。
夏巴兹·谢里夫曾在2013年访问过特变电工。他在竣工仪式上说,“这个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太阳能行业的领航者。”他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计划,是送给巴基斯坦人民一份大礼,它体现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深厚友谊。相信今后巴中之间以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中国新疆之间,在能源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机会和项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我们希望有更多特变电工这样的中国企业来巴基斯坦及旁遮普省投资和合作,在促进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双方互惠互利,谱写巴中友谊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