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进入21世纪,“挖潜增效、节能降耗”越来越多的受到各个层面、各区域的关注,火力发电企业首当其冲,在经过了艰难的改进过渡期后,慢慢的步入正规,企业不断地探索在满足锅炉燃烧条件的同时,在保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掺配燃烧经济煤种,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随着煤炭市场开放,煤炭紧缺、煤炭价格一路飙升的复杂环境,火力发电企业为了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最大限度的加大经济煤种即劣质煤的掺烧比例。而恰恰因为劣质煤的掺配,对输煤系统的经济运行影响极大,我公司将输煤系统经济性运行按照输煤单耗指标形势下发我部门进行控制,在当前形势下输煤单耗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控制好输煤单耗的经济指标,通过1年来的实践检验,总结出以下原因及对策,希望能给后期工作提供参考。
1造成输煤单耗升高的原因分析
造成输煤单耗虚高的原因很多,但在复杂的环境变迁过程中,在长期的实际操作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放弃、不抛弃,积极寻求、不断的总结分析,发现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丨煤质因素对单耗的影响:
由于煤炭资源供应紧张,近一年来我公司进煤煤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挥发分高,固定碳含量低,灰分含量高,煤中沙、石、土等杂质增多,而且普遍来说煤的外水特别大,面对这样的煤炭市场环境,输煤系统的运行压力可以用前所未有来形容。
一是煤质变差,在锅炉负荷相同的前提下,相同的发热量势必增加更多的煤炭燃烧量,相应使得输煤系统的上煤量大幅度增加,同等负荷条件下形成鲜明对比。2006年我公司年发电量达到63亿度的历史高度,而当年的最高单日煤耗是8176吨,而2011年元月份,同样负荷条件下,单日耗煤量普遍在11300吨左右,煤质变差,要求相同的发热量必然会消耗更多数量的煤炭,单日耗煤量增加3000吨左右;
二是煤中杂物多,尤其土的含量大幅增加,土的的粘性强,在水分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输煤系统落煤管、倒煤槽、原煤仓等处的粘煤,落煤管、倒煤槽粘煤后在运行中为防止堵煤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人为的减小上煤流量,使得斗轮机的出力下降,延长了设备的运行时间,增加了用电量。同时在上煤过程中落煤管粘煤严重无法上煤时需要停止上煤清理落煤管,延长了设备的运行时间,使得非生产用电量增加较多。
三是煤质差、杂物多加速了输煤设备的磨损,同时突发性缺陷增加,特别是斗轮机,取煤斗撕裂等问题经常发生,由于受掺烧方式的制约大部分缺陷都要在当班处理,此时为了满足掺烧的需要,运行中不得不等待处理缺陷结束后重新上煤,在这过程中耗用了大量的电能。以上几点可看出,煤质差是影响输煤单耗最主要的原因。
丨掺烧方案对输煤单耗的制约:
我公司在满足锅炉燃烧的同时加大了经济煤(劣质煤)的掺烧, 劣质煤与优质煤(大矿煤及其他发热量高的煤)在不同的煤场分开堆放,上煤过程中将不同的煤种分开上至原煤仓内,在给煤机入口实现混合。这样输煤运行在上煤过程中要多次切换设备上煤,从而增加了设备切换的频次,增加了启动用电量,同时在设备切换过程中增加了参与当班所有运行设备的空转时间,无形中延长了设备的运行时间,增加了用电量,导致输煤单耗升高。
丨季节、气候对输煤单耗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在二、三季度随着水电的大发,火电机组使用小时数大幅减少,运行机组较少,负荷低,这样输煤设备运行时间短,上煤量少。
相比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期间设备启动电流占得比例增多,输煤系统的单耗相应的就比较高。冬季是输煤系统单耗控制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是采购的水洗煤含水量比较大,冬季很容易冻结、粘块,另一方面是取煤设备斗轮机及其配套设施均属室外设施,冬季天气寒冷,在来煤较湿的情况下,运行中斗轮机斗子及其配套的输煤皮带的滚筒易粘积煤粉,使得运行中的皮带打滑、跑偏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运行中已经粘煤的落煤管等还必须停机清理,造成下级设备的空转,增加了非生产用电。
输煤系统的设计运量为800吨/小时,而受季节、气候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输煤系统的运量经常性达不到500吨/小时,与设计值相差悬殊。
2控制输煤单耗的应对措施
两台及以下机组低负荷运行时,每天减少一个上煤班次的运行方式降低输煤单耗。
近几年,通过长期对发电机组在低负荷情况下(130MW-170MW)区域运行的监督试验、反复验证,发现机组在此负荷状态下运行时,每台机4个原煤仓的耗煤量在120吨/小时以内,而4个原煤仓的储煤量可达到1200吨,足够机组10个小时的发电储煤,所以,按照当前火力发电企业普遍采用的五值四倒的运行倒班制度,减少一个班次的上煤完全可以满足机组的燃煤供应。经研究分析调整措施如下:后夜班和白班,可根据原煤仓煤位尽可能向后延迟启动时间,在此期间各岗位值班员待命,#6皮带值班员30分钟检查一次仓位,及时向班长汇报煤仓煤位情况;在中班时,如煤仓煤位太低不能坚持到前夜班可随时上煤;前夜班接班后根据原煤仓煤位情况随时上煤,启动时间尽可能向后延迟。从而实现减少一个班次的用电量,降低输煤单耗。
随时监视劣质煤仓位,在保证锅炉用煤的前提下减少设备切换次数,降低输煤单耗。
劣质煤的掺烧比例比较小,经过多次试验劣质煤比例达到40%以上时锅炉出力就达不到要求,如果按40%计算,那么劣质煤耗煤量不足30吨/小时,储煤量300吨的原煤仓完全可以满足10小时的燃烧需求,调整措施如下:各班根据上劣质煤仓的煤位情况确定上煤方式,即在保证锅炉用煤的前提下当班可不启动上劣质煤的煤源设备,减少上劣质煤时煤源设备的两次切换运行,最大限度的降低输煤单耗。
优化调度,各岗位默切配合,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的运行时间来降低输煤单耗。
制定输煤系统起机前检查、起机准备、起机步骤、操作控制等措施,运行班组接班后根据当班运行方式,甲乙两侧的分煤挡板必须首先试验、切换结束,避免运行前切换挡板发生问题延误上煤;输煤系统“三通道”巡检彻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缺陷管理系统及早处理、关闭,输煤系统一旦启动就可安全全面的完成一次上煤任务,输煤设备停机时在皮带余煤走完后立即停止相应设备运行,联锁试验除外;现场除尘器在主设备启动前2分钟投用,停机后5分钟停止;加压泵在岗位水冲洗结束后立即停止运行。
根据燃煤掺烧要求,对本班的上煤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将启动设备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消缺,根据几个煤源点、原煤仓储煤情况,选择最优的取煤点排列顺序,在上煤过程中进行设备切换时,先进行#3带、斗轮机工况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停止#1、2带设备,启动#3、斗轮机运行,避免#1、#2皮带停运后启动#3皮带、斗轮机发生问题终止上煤,尽可能减少设备的启动次数,有效降低设备启动用电,降低本班的单耗。
输煤系统运行中遇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煤源,并根据情况判断停止相关设备运行,待设备恢复正常后再启动运行或另行切换设备,运行中无特殊要求,禁止当班随意切换设备运行。配煤过程中梨煤器不得超过三个,遇梨煤器故障必须先进行手动操作,不得已时停止煤源和设备。
大矿来煤较多需向煤场存煤时,存煤作业必须与上煤作业衔接进行,不得重复启动设备,即存煤结束后随即开始向煤仓上煤,减少存煤结束后设备停运,而后再启动设备向煤仓上煤,增加启动次数。
协作配合,加强煤源设施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的连续性来降低输煤单耗
煤场进煤过程中的大块及杂物比较多,燃料管理部将煤中大块及石头及时清理,煤场每取完一层后对表层的木棒、蛇皮袋等杂物全面清捡,防止在设备运行时清捡杂物造成上煤的中断,减少清捡杂物过程设备的空转,降低输煤单耗。
冬季,斗轮机斗子很容易粘煤并且冻结在豆子内部,将斗轮机的斗子更换成底部为链条的斗子,防止因粘煤使设备的出力降低及清理粘煤造成上煤的中断。
3结束语
在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在当前电煤市场不断恶化、形势不断复杂化的趋势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条件下,积极寻求新出路解决新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课题,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落实,输煤单耗由原来的1.0KWH/T降低到目前的0.8KWH/T,成效比较显著,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通过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探讨、总结经验、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解决更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