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取消一批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煤电项目的通知》,取消了15项、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的煤电项目。根据文件中的附件显示,单台机组装机容量均在20万千瓦及以上,其中涉及60万千瓦的机组为三台,百万千瓦的机组有五台。
根据梳理,这15个被取消的项目分别涉及五大发电企业中的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和华电集团。此外,晋能集团、华润集团、广州发展集团、新矿集团、香港美亚公司的项目也面临取消。
其中,国电集团受到的影响最大,其投资的五个项目共计65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大唐集团三个项目、19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华电集团一个项目、3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晋能集团两个项目,14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剩下的项目分属华润集团、广州发展集团、新矿集团、香港美亚公司。
而这15个项目的取消并非征兆全无。
“近两年产能释放比较快,从去年开始,由于国内的经济情况不佳,用电量的增速比较缓慢,大量电厂处于半负荷的状态,用电量比较低,煤电产能过剩的迹象已经显现。”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关大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就提出了应“严控各地煤电新增规模”的要求。《通知》指出对于经电力电量平衡测算存在电力盈余的省份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另外,对于经电力电量平衡测算确有电力缺口的省份,则优先发展本地非化石能源发电项目,充分发挥跨省区电力互济、电量短时互补作用,并采取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措施,减少对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的需求。
被取消的项目分别位于吉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中的建设风险预警的划分,上述省份皆为电力冗余地区。
中电联发布的《2016年1-8月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低迷,火电的平均利用小时降幅持续扩大。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507小时,同比降低173小时。其中,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727小时,同比降低228小时。与此对应的是,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6853万千瓦。其中,火电2875万千瓦。
此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的报告《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也佐证了产能过剩的现实。《研究》显示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造成约7000亿元投资成本浪费。仅2012-2014年,中国通过环评审批的煤电项目有1.60亿千瓦,2015年1-9月期间获得审批的煤电项目已超过1.23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也曾在4月份的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电装机规模快速增加,煤电产能过剩潜在风险逐步显现。预计今年新增装机规模将超五千万千瓦。如果按这样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煤电行业将会变成现在的钢铁和煤炭行业。
“下游过剩与煤炭过剩具有关联性,上下游环环相扣,产能过剩的情况也是相互关联的。”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关大利表示。
国家能源局此次明确表示,取消煤电项目的规模滚入相应省(区)未来电力电量平衡,严禁自行将取消煤电项目的规模用于规划建设新增煤电项目,已自行纳入规划、核准(建设)的,要立即取消,并停止建设。
毫无疑问,“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的措施对于非化石电力占比的降低也有所帮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在北京举行的G20能效论坛上联合发布“重塑能源:中国”项目成果报告显示:通过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量仅比2010年增长1%;在重塑情景下,2050年中国非化石电力占全国电力消费的比重可达82%,其中,可再生能源将提供68%的发电量;中国有望2025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比2010年降低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