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物质资源,尤其是目前已经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以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较为丰富。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带动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民习惯将秸秆进行露天焚烧,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是我国部分地区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可以销售的商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空气质量带来改善。
据统计,全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然而,我国生物质能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64%,生物质能仅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8%。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制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农林生物质原料难以实现大规模收集,一些年利用量超过10万吨的项目,原料收集困难。畜禽粪便收集缺乏专用设备,能源化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急需探索就近收集、就近转化、就近消费的生物质能分布式商业化开发利用模式。
同时,我国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受限于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主体较少,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成功开拓高价值商业化市场。纤维素乙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尚未突破,亟待开发高效混合原料发酵装置、大型低排放生物质锅炉等现代化专用设备,提高生物天然气和成型燃料工程化水平。
为此,《规划》明确,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低碳生物天然气产业,年产量达到80亿立方米,建设160个生物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在粮食主产省份以及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按照能源、农业、环保“三位一体”格局,整县推进,建设生物天然气循环经济示范区。
同时,《规划》明确要扩大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将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其中,生物质发电新增投资约400亿元,生物天然气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产业新增投资约180亿元,生物液体燃料新增投资约180亿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指出:“我国能源体系和规模还不能支持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性也很难与传统能源竞争。”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我国生物质能起步比风、光还早,但发展非常缓慢。造成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政策力度不够,二是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影响因素复杂。林伯强表示,《规划》的出台利好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政府开始对这个行业发展有规划、有政策支持了,表明了政府发展生物质能的决心。在未来5年间肯定对行业有推动作用,但真正实现规划目标不容易,需要多方面一起努力。
近日,中国电力新闻网以及中电传媒微博、微信、论坛发起关于“影响生物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的话题征集活动。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27%的受访者认为,影响生物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乏分布式商业化开发利用的经验;受访者认为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和政策不完善,这两个因素对于生物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分别占到了24%和23%。另外,18%的受访者认为对生物质能认识不充分才是影响生物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关键;仅有8%的受访者认为物质能产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除了政策面与市场面给予支持之外,绿色金融的落地,也将会在资金面上给予充分支持,进一步促进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