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建立可再
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体系,并试行向风电、光伏企业核发绿色电力证书。
通知明确,绿色电力证书自2017年7月1日起自愿认购,2018年将启动绿色电力配额考核和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所谓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是指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即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风电、光伏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建立绿证制度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促进中国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另一个是降低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强度,减轻财政压力。
近些年中国大面积雾霾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电力结构看,截至2016年底,煤电占中国电力总装机比重依然达到57.4%,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总装机的比重仅为9%和4.7%。即便装机比重如此悬殊,弃风、弃光的现象却愈加严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6年,全国风电平均弃风率逐年增加,分别为8%、15%和17.1%。2016年已经成为历史上弃风最高的年份,弃风较为严重的四个地区甘肃、新疆、吉林、内蒙古弃风率分别达到43%、38%、30%和21%。光伏发电的弃光现象也较为严重,2015年甘肃、新疆两个较为严重的弃光省份,弃光率达到31%和26%。
同时政府对风、光发电采取的补贴制度也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从2006年开始,政府在销售电价中开征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标准已经上调了五次,从最初每千瓦时1厘钱逐步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钱。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于风、光发电新增项目的快速增长,2016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约550亿元,全年可能突破600亿元。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主任彭澎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 绿证制度可以通过先期的自愿认购,促进部分风、光发电项目获得相应收益,改善目前无法及时拿到补贴给发电项目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同时也可以缓解部分弃风、弃光问题。
“绿证制度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彭澎说,从2015年开展的新电改为绿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市场化的电力市场,绿证制度无法实施。据他介绍,试行大约需要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时间,让大家自愿购买,并尝试交易过程。
通知中显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均可自愿认购绿证,但并未明确2018年后出台强制考核体系时谁会成为考核主体。
一位了解该通知出台过程的业内人士介绍, 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曾考虑将售电公司或煤电企业作为强制考核主体。但最终各方的反对声音强烈,因此至今并未明确。
在新电改的背景下, 除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公司,一些小的售电公司也相继成立,如果强制要求其售电总额中绿电需占一定比例,那么这部分成本可能被售电公司直接传导给下游用户,造成全社会用电成本进一步升高。
在2016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大幅飙升后,煤电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因此也极力反对将绿证制度强加到自己身上,这将大幅增加煤电企业的成本,而装机容量、火电量均占全国44%左右的五大发电集团拥有较大的政策博弈力量。
上述通知限制了现阶段绿证的最高限价,即价格不得高于国家补贴金额,风、光企业出售绿证后,不再享受国家补贴。同时,规定认购参与人购买绿证后,不得再次出售。彭澎解释,最高限价政策是为了让绿证的价格不至于过高,在试行阶段,如果自愿认购主体给出的价格接近国家补贴额度,部分风、光企业会愿意出售绿证,以便迅速回款,获得现金流,但如果认购价格大幅低于国家补贴额度,风、光企业可能还会观望。
“不允许二次出售则为了降低绿证金融炒作的可能,”她说。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自愿认购绿证的主体可能是某些自愿为环境做贡献的主体。例如苹果、谷歌等大型跨国公司,以及美国、丹麦等驻华使馆均曾表示希望购买清洁电力。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风电和光伏发电在绿证的价格上有一定差异,政府核定同一地区的光伏发电补贴价格高于风电补贴价格,这意味着目前购买风电绿证会比光伏发电绿证更便宜。
通知规定,绿证交易资格主要针对已经进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内的风电和光伏项目。秦海岩称,这主要因为国家补贴的巨大缺口使得已经并网的合规风、光项目只能分批进入国家补贴目录,而目前部分已经进入目录的项目也未能及时拿到补贴,绿证制度希望首先解决这部分进入目录的项目可以有机会获得资金,缓解补贴压力。
“但未来绿证制度稳定后,就不应有门槛,只要合法、合规的项目就应该获得绿证交易资格”,秦海岩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