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独家报道 » 正文

《大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控制研究》 科技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3  浏览次数:215
核心提示:《大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控制研究》 科技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
 2017年2月18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大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控制研究》项目成果技术鉴定会。该项目由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公司承担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共同研究完成。

该项目结合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的改造,从机组控制优化的角度出发,开展了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研究,针对试验机组干湿态转换点早、湿态协调无法投入、低负荷段控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了机组干态低负荷运行区间的拓展,机组50%~30%(300MW~200MW)负荷段干态协调控制及30%~20%(200MW~120MW)负荷段湿态协调控制下的变负荷试验。过程中协调控制回路、汽温优化回路、压力优化回路、SCR优化回路等实现自动调整,机组主重要辅机设备启动、停运均可随负荷变动进行正常动作。在机组进行深度调峰过程中,除干湿态转换及给泵单双泵切换等极端工况需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外,机组均可以投入协调控制。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电联副理事长刘吉臻任鉴定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能源集团总工程师朱松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崔志强分别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西安热工院、华能国际、河南电科院、神华国华电力研究院、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等专家组成。

鉴定会上,大唐国际总工程师佟义英出席并致欢迎辞。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用户报告和科技查新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后,形成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组针对超临界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出现的干态低负荷控制效果差、干湿态转换负荷点偏高和湿态运行过程中无法投入协调控制等问题,通过对机组数学模型分析、控制策略优化和控制参数调整等一系列手段,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1) 通过建立超临界机组干态全程的汽温、脱硝、燃料、给水等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机组低氮燃烧器、省煤器烟气旁路系统等主设备改造,提出了一套基于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高级控制算法为一体的大范围变负荷运行协调控制策略,满足了机组深度调峰下安全、环保运行的要求。

2) 针对超临界机组干湿态切换过程中的暂时不可逆性和AGC指令的不确定性,对机组AGC指令特征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一种通过机组负荷的短期变化趋势的负荷预测模型对深度调峰过程中的AGC指令进行的动态约束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AGC指令优化的解决方案,使得机组具备了40%-100%范围内AGC调峰运行能力。

3) 提出一种600MW超临界机组湿态运行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协调指令优化、给水控制优化与锅炉启动控制优化,实现了机组在20%-40%湿态超低负荷范围内的协调控制。

项目在大唐乌沙山发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2号机组)实施后,实现了机组干态运行工况下AGC调峰运行(变负荷速率1.5% Pe/min)和湿态工况下的变负荷协调控制运行(变负荷速率0.5%Pe/min),提升了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提出了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控制方案并予以实施,显著提高了机组深度变负荷能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