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电为中心”引领城市能源变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06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电为中心”引领城市能源变革
 日前,随着最后一座燃煤电厂停机备用,北京实现了发电厂无煤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同时,在能源消费领域,北京的用电无煤化也在加快推进,从供暖领域的“煤改电”到交通领域的电动汽车应用、充换电设施建设等,涵盖衣食住行。分析北京近年来推动能源变革的经验发现,无论是降低煤炭消费量、提高外来电比重、加大天然气转化利用力度,还是推动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发展,电力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平台作用。由此可见,“电为中心”将是引领我国城市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方向,其中在能源终端消费领域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是重要抓手。

“煤改电”等电能替代更重要

“北京的去煤化历程已经走了很久,关停这样规模的一个电厂,只是北京在发电侧无煤化的一个节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北京应该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用电侧无煤化上来,控制用电侧散烧煤比例,通过‘煤改电’来获取更加清洁绿色的取暖方式将更有利于污染控制。”

近年来,在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下,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通过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电锅炉、轨道交通等技术,取得了积极的电能替代成效。尤其是实施“煤改电”后,居民户均供电能力、用电电量、用电负荷均呈现较大增长,且“煤改电”负荷主要为低谷用电负荷,削峰填谷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2013-2015年,北京市电力公司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463个,替代电量19.35亿千瓦时,其中,推广热泵项目260个,电锅炉项目42个,电蓄冷项目36个,电动车项目38个,其他项目87个。2016年,北京实现替代电量21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直燃煤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1.8万吨。

东中部城市电能替代潜力大

其实,早在2013年,国网公司就按照“政府主导、电网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实施电锅炉、电窑炉等重点领域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支持政策,大力推进能源终端消费各领域实施电能替代,电能替代实现由最初的宣传推介向纵深推进发展,由试点示范向大规模、多领域全面实施转变。其中,替代技术由5大类、18种技术拓展到20大类、53个应用领域,累计争取电能替代支持政策1050项。

具体到煤电与环境、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的东中部地区,国网能源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根据东中部能源供应与消费现状,综合考虑电能替代技术发展、经济性和政策支持条件,结合相关省公司对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五个重点领域的市场调查结论,公司经营区域东中部一线城市电能替代潜力巨大。若只考虑技术可行性、不考虑经济性,东中部电能替代技术可行潜力约1.37万亿千瓦时,其中约70%分布在城市地区。”

其中,江苏、山东、河南省电力公司经营区技术可行替代潜力分别为2087、1590、1478亿千瓦时,合计占东中部地区的37.6%。通过鼓励环保、补贴、价格等政策支持,东中部电能替代环保可行潜力约为7070亿千瓦时,其中约80%分布在城市地区。山东、江苏、河北南网等省电力公司经营区环保可行替代潜力分别为1072、1010、837亿千瓦时,合计占东中部地区的41.3%。

因地制宜部署推进电能替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对此,国网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地热供暖、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行动计划、电供暖等措施,因地制宜加快提高清洁能源供暖比重,5年内有条件地区要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同时,在长江沿线采暖需求区,以及有非连续性采暖需求的学校、部队等场所,推广分散电采暖技术将是电能替代的重要领域。

同时,国网公司将全力推进交通领域电能替代,在主干高速公路和环渤海、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城际充换电服务网络;在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等港口码头推广高、低压岸电系统和电动货物装卸,推进京杭大运河互联互通,积极开拓优质港口岸电市场;加强与民航部门和机场方的沟通合作,推广机场桥载APU替代和机场车辆“油改电”,努力实现经营区干线机场桥载设备全覆盖。此外,该公司将主动服务电气化高速铁路和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在家庭电气化领域,国网公司将全面推动厨炊洗浴电气化(家庭、商业、餐饮),实现“电代煤”、“电代气”。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传播绿色用能理念,激发城乡居民购买家用电器产品的意愿,培育新型电力消费习惯。

推进电能替代离不开政策支持,国网公司将充分把握国家出台电能替代指导意见和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汇报,全力争取有利的环保、价格、补贴政策支持,提高电能替代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该公司将创新商业模式,落实电改要求,健全市场利益驱动机制。突出市场引领,完善电能替代市场化交易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电能替代项目市场化运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