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独家报道 » 正文

国资委明确:重点推动煤电等三大领域央企重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7  浏览次数:229
核心提示:国资委6月2日召开国企改革吹风会,总结了国企改革相关任务的最新进展,并透露下一步将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


国资委6月2日召开国企改革吹风会,总结了国企改革相关任务的最新进展,并透露下一步将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今年1-4月,全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274.5亿元,同比增长24.8%。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经营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各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试点全面铺开,重大举措迅速落地,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新动能加速孕育,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加快转变,国企新优势正在形成。

未来央企或分三类

吹风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首次提出,未来中央企业或将主要分为三类,即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

彭华岗表示,当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侧重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提升商业类企业的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去年以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原有2家试点的基础上,扩展到了“2+8”共计10家,即诚通集团、中国国新2家运营公司试点,和国投、中粮集团、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8家投资公司试点。37家省级国资委中,有21家改组组建了52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彭华岗表示,从试点的进展和效果来看,两年多来,10家中央企业不断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等关键环节勇于探索和突破,试点起步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组织调整、战略管控、业务发展、分类授权等重要方面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试点企业按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定位调整业务结构,着力推进相关产业和业务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比如国投公司先后退出了航运和煤炭板块,其中划转至专业平台公司的煤炭业务涉及资产500多亿元。中粮集团退出了君顶酒庄、木材等多个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招商局集团采取清算或转让方式退出了多家燃气公司,基本退出燃气业务,同时大力推动公路板块资源整合。

目前诚通集团、中国国新两家企业主要管理4只基金,总规模合计8500亿元,初步形成了系列化、差异化、协同化运营公司基金系。其中,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已经开展实质性的运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些基金的成功发起和实际运作,将中央企业、地方企业、金融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各方资金集聚起来,为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融资新渠道和投资新机制。”彭华岗说。

数据显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10家试点企业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2450亿元,较上年增加765亿元,同比增加45%,远远超过央企平均水平。

推动三大重点领域央企重组

十八大以来,国资委推动了15对28家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经调整到102家。彭华岗表示,中央企业重组不是为了减户数,而是更加关注重组的内涵和实效;不是仅仅停留在物理变化上,而是追求发生化学反应。

央企重组的效果已经显现。重组后,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经营成本明显下降,企业效益大幅提升。比如中国远洋海运在波罗的海指数创下新低的情况下,利润逆势上扬,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161亿元,同比增加47.3%,今年1-4月,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增加17.7%。

重组也促进了内部协同和提高行业影响力。通过内部整合,重组前的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力量分散等问题有效解决,协同效应不断显现。比如宝钢、武钢重组前亏损上百亿元,利用重组的机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压减过剩产能近千万吨,重组后实现盈利70亿元。

再比如,重组后的中国中车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产品覆盖了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同时,还带动了国内机电、电子元器件等20个配套产业的转型,和上千家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实现“2025制造强国战略”发挥了突出作用。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重组,深化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加强重组后的整合效果评估。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推动中央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强企业间相同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鼓励中央企业围绕发展战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支持中央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此外,彭华岗强调,还要发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中央企业转型升级、重组整合、创新发展,引导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管资本为主加快职能转变

按照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关要求,今年4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印发。该方案明确了国资委管资本的重点职能,划清了国资监管的权责边界,提出了职能转变的具体举措,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国资委内设机构调整已经完成,整合了6个厅局、新成立4个局、进一步完善定位并更名5个厅局,形成了以管资本为主的组织架构。比如,设立了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专门研究建立国有资本运作制度,指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开展国有资本运营;设立了考核分配局,突出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发挥考核分配对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国资委大力精简监管事项,系统梳理了国资监管职能,拟取消、下放、授权工作事项43项,进一步聚焦管资本职能,其中包括取消监管事项26项,下放监管事项9项,授权监管事项8项。这些监管事项涉及企业规划投资、产权管理、薪酬分配、改革重组、财务管理等领域,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授予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

彭华岗透露,在分类监管方面,目前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已经正式印发,根据中央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突出不同考核重点,科学设置了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权重。

全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也进一步完善。截至2017年3月底,河北、江苏、广东等18个地方出台了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4个地方在分批取消下放出资人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云南省国资委履职事项由67项精简为31项,精简幅度超过50%。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所属企业脱钩移交工作扎实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2017年3月底,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已达90%左右。湖南省出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施方案》,推进了131户企业的分离移交,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由56.7%提高到91.9%。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