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储能市场的推动以电池厂家为主,存在铅炭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方向。综合比较而言,铅炭是目前主要的技术路线,但是锂电池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大的潜力,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电池的技术进步会更加的迅猛。“现在,各个公司都在布局适合自己的产业。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储能终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期。”曾繁鹏说。
储能最先能获得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在哪里?有业内专家表示:将是新能源消纳和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因为这两个应用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正逐渐形成,比较清晰。而传统电网削峰填谷或将成为未来五年最大的储能市场,也是储能收益最好的市场。
然而,也应看到:目前储能市场仍然很小,计划达吉瓦级别,但实际落地项目仅有200到300兆瓦。“去年比前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已经开始启动。前年之前主要靠示范项目支撑,去年储能厂商开始自己主动去做,不是靠示范、补贴。”俞振华透露。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4.3GW,同比增长4.7%。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绝大部分;化学储能累计装机位列第二,规模为243.0MW,同比增长72%,其中锂离子电池贡献最大,贡献了59%,同比增长78%;熔融盐储热在国内应用仍然比较少,全国仅有青海投运的10MW熔融盐储热项目。
国内首个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位于张北县,之后企业开始自发开展一些项目。储能依附于项目,前期示范项目很多都与新能源并网相关。在缺乏示范项目和国家支持的情况下,电池企业开始自己摸索储能发展的商业模式。
调查中,很多企业人士都表示,储能很大部分的门槛不是技术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在应用端。应用端需要真正的市场参与者能参与进来。另外政策方面应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补偿机制。目前在开展储能项目的主要以厂商为主,他们的规模足够大,有一些代表,比如说南都电源、山东圣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