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探访能源基地丨同煤集团:推动煤电一体化 电力装机已达1643万千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4  浏览次数:184
核心提示:探访能源基地丨同煤集团:推动煤电一体化 电力装机已达1643万千瓦
 晋北大地,煤都大同,每年有上亿吨煤炭从这里输送至全国各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孕育了同煤集团,而一方经济也因同煤集团而兴起。

近日,记者来到同煤集团,探索这家有着68年历史,被誉为共和国煤炭工业长子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与以往对煤都的想象完全不同的是,“大同蓝”成为当地人向记者介绍大同时递出的第一张“名片”。在这方面,同煤集团功不可没。近年来,同煤集团积极转型发展,拓宽产业链,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基地,成功实现了从“煤老大”到煤电一体化综合能源大集团的跨越。

2020年同煤集团 先进产能占比将达到68%

随着汽车驶入大同市南郊区七峰山下,一座以煤为基的塔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映入眼帘。作为一家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企业,同煤集团在做强煤炭产业方面做足了文章。

走进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内,从煤炭开采到燃烧发电,再到随之产生的固废物体循环利用转化全过程,完全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是一家以煤炭开采、燃煤发电、煤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同煤集团塔山园区管委会主任杨天斌介绍说,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按照“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的循环经济理念,从煤炭开采源头、转化过程直至终端利用的各个环节,全部做到了“集约、绿色、多元、低碳”,达到了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共进。

2016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煤炭清洁开发利用将从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两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同时明确了发展矿区循环经济,统筹矿区综合利用项目及相关产业建设布局,提升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水平。支持煤炭企业按等容量置换原则建设洗矸煤泥综合利用电厂,发展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建材,推进矿井排水产业化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然而,早在2009年,同煤集团就着眼煤炭清洁利用,建成了“两矿十厂一条路”13个项目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近年来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增环补链,扩容提质至“两矿四化五电九厂一条路”21个项目,建成了以涵盖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现代服务等多个产业集聚合成,多个项目承载联动,“煤—电—热、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耦合共生、协同运营的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循环经济园区。到“十三五”末,同煤集团还要再打造类似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东金潘、白家沟、朔州和大同装备制造4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循环经济园区。

走进园区内的塔山煤矿,记者很难将其与煤矿这一概念联系起来,没有黑灿灿的煤山,只有现代化整洁的办公区和输煤储煤设施。塔山煤矿党办主任谷小虎告诉记者,塔山煤矿是世界上设计能力最大的单井口井工矿井,年核准产能1500万吨。去年9月份,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为先进产能矿井。通过不断优化改造矿井洗选、运输、通风等系统,探索改进放煤工艺,使矿井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安全保障力等指标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在园区里的另外一座主力生产矿井同忻煤矿,该矿宣传部长孙炎宾向记者介绍,该矿设计能力为1000万吨/年。煤质为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洗选后精煤发热量可达5400大卡以上。自建矿以来,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现代化煤炭企业目标,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实现了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科技创新多、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的目标,并创造了同煤集团新井建设项目投资最少、建设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投产见效最快、投资回报最优“五项”纪录。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煤矿、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等60多项国家、行业及省部级荣誉。

据了解,目前像塔山煤矿、同忻矿这样的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同煤集团已建成并运行的还有麻家梁矿。去年11月,同煤集团又通过减量置换,取得了同发东周窑、马道头、北辛窑、梵王寺4座千万吨矿井产能置换批复。到“十三五”末,同煤集团将打造11座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使先进产能矿井产量占到集团总产量的68%。

培育置换先进产能的同时,同煤集团还主动淘汰退出落后产能,2016年,同煤集团关停了旗下的同家梁矿、北杏庄煤业、宏达煤业3座矿井,化解产能375万吨。今年计划还将关闭3座矿井,退出产能370万吨。同煤集团煤炭板块将实现矿井数量减少,结构质量优化,安全水平提升,形成强大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推动煤电一体化战略 电力装机已达1643万千瓦

近年来,坚持走煤电一体化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已成为同煤集团转型发展的主旋律。目前,同煤集团实现了从煤炭生产企业到煤电一体化能源大集团的跨越,成为山西省第一大电力企业。截至2016年底,同煤集团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43万千瓦。

走进园区内的塔山发电公司,从塔山煤矿开采出来的原煤正通过一条密闭皮带源源不断的送到发电厂区,煤炭运输成本降至最低。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机房,一排排现代化的机组设备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机房,看不到一粒煤渣。该公司总工程师张哲宏介绍说,作为坑口电厂,煤炭直接从矿送到电厂,中间节约了巨大的运输费用,同时还避免了沿途污染。另外,低热值煤发电机组不但煤耗低,经济性好,节能环保,而且通过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脱硫效率达到了99%,几乎是近零排放。电厂的余热还用于园区内冬季取暖,排出的粉煤灰和炉渣成为原料,用于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逐层转化利用,全部变废为宝。

  同煤集团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大唐热电公司和同达热电公司,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大唐热电公司发电逾100亿千瓦时,供热2851万吉焦,满足了大同市矿区681万平方米居民的取暖需求。同达热电公司全部集中供热面积设计达1700万平方米,解决了恒安新区10万户居民取暖。通过热电联供替代燃煤锅炉1000多台,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450吨,减少烟尘排放23460吨。

当前,同煤集团正积极优化升级电力结构,探索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坚持以“高参数、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坑口型”火电和“绿色环保、清洁高效的风光新能源”两条路子同步前行,打造煤电一体化升级版。“十三五”期间,同煤集团还要关闭淘汰一批落后的、不适应环保要求的小电厂,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坑口电厂。到“十三五”末,6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比将提高到65%,电力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瓦,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6000万吨。煤电一体化发展、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大力提高新能源比重 风电光伏超过百万千瓦

近年来,以光伏“领跑者”计划为代表的新能源给大同这座“煤城”注入了绿色的基因。

为推进光伏技术进步,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6月份开始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成为首个被批准的“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涉及大同市南郊区、左云县、新荣区,规划用3年时间建设3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去年建成的一期项目全部分布于南郊区和左云县,共100万千瓦。

同煤集团承担的10万千瓦光伏项目位于左云县,总投资7.6亿元。2016年6月22日并网发电,到今年6月22日,该项目总发电量1.6亿千瓦时,比设计能力还要高。

在同煤集团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塔山光伏发电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年发电量预计为2540万千瓦时。所在地曾经就是一个大垃圾堆场,经过建设改造,现在园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恢复,还在光伏设备的空地上种植了黄花菜、苜蓿、黑麦草等作物。

规模虽小,但是该项目是同煤集团建设的第一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传统能源向光伏新能源转型储备技术、储备人才、储备项目建设经验。现在该集团在大同光伏 “领跑者”基地左云贾家沟光伏项目中的两名值长就是从塔山光伏项目中走出去的。

记者在塔山光伏中控室大屏上看到,截至上午采访时,当日发电量已经达到19277千瓦时。据介绍,7月份该电站日发电量的平均值是6万千瓦时左右。5月份是今年以来发电量最高的月份,达到303万千瓦时。

实际上,积极投入光伏“领跑者”项目建设,只是同煤集团调整电源结构、转型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集团大力提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重。目前,同煤集团大同市左云县采煤沉陷区光伏、新疆阿克陶光伏、陕西神木光伏等19个项目、织女泉风电场项目全部成功并网发电。阳泉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富家山风电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并网发电,届时同煤集团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128.3万千瓦。下一步,同煤集团将进一步调整电力产业结构,重点布局“一山、二区、三大设施”(矸石山,工业园区、采煤沉陷区,工业设施、商业设施、办公设施),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晋北大型光伏应用基地。同时,还将通过整合优质资产和项目资源,探讨实施乏风氧化发电、低瓦斯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另外,同煤集团还依托“一带一路”,以漳泽电力公司为平台借船出海,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借机发展海外业务。

据悉,同煤集团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建立了国际电力服务战略伙伴关系,承揽了印尼万丹能源有限公司1号机组67万千瓦调试业务;实地调研了蒙古、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9个“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拉开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序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