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目标时间表,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将出现,到2050年大的生态环境拐点一定会出现。
中国证券报: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时间表,对环保行业会有哪些影响?
骆建华: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时间节点,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50年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中国环保已经到了一个新时期。就生态环保来说,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环境质量拐点一定要出现。大气方面要消灭雾霾,水方面消灭蓝藻、劣五类水。到2050年整个大的生态环境拐点一定会出现,真正实现山青水秀、碧水蓝天。如果和欧美国家对标的话,2035年我国将和欧美国家2000年左右的环境质量对标,PM2.5达到20-35左右,2050年和欧美现在的环境治理对标,PM2.5达到10左右。
中国证券报:如何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目标?
骆建华:要实现上述目标,今后几十年环保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环境治理的问题越往后越难,前面采取简单的环保措施就可以实现,后面光靠环保措施是不够的,还要靠经济措施,实现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基本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为主,未来要转型为低碳绿色产业为主。这仅仅靠环保执法还不够,必须从前端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带来更小的污染更小的能耗,在消费方式上提倡绿色消费。采用这些综合措施后,才有可能实现2050年美丽中国目标。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国环保领域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骆建华: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有“三长三短”。其中,生活污染治理是长板,工业污染控制是短板;在工业领域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是长板,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大气治理是短板;城市污染控制措施是长板,农村地区污染治理还是薄弱环节。接下来就要固长板补短板。
未来政策肯定是要向短板倾斜。工业污染治理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现在更多是大棒政策,胡萝卜政策比较少。建议可以建立环保领跑者制度,对于环保领先的企业实施减税。
一是可以从环境税着手,如果排放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税减半征收。二是治理模式要改变,过去是“谁污染谁治理”,以后要变成“谁污染谁付费”,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的污染治理才有保证。三是转变观念,从过去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生产方式。从源头到工艺化的过程完成绿色化改造,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电力行业大气治理因为有电价补贴政策,电力企业可以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而在非电行业大气治理方面,由于是市场化定价,补贴很难操作。政府应该对非电行业大气治理采取税收等激励政策。
农村污染治理方面更多应该依靠财政兜底。第一步是把农村污水、垃圾收集起来。现在相关设施已经具备,但运行费用还没有解决。第二步是解决北方农村地区的采暖问题。
中国证券报:第三方治理现在推行难度是否较大?
骆建华:是的,因为排污企业没有积极性。第三方治理要实现达标排放,治理成本肯定要比企业原有治理成本高,法律上也没有硬性要求,推行难度较大。可以先从一些工业园区,化工、石油等大的行业来推行第三方治理。
中国证券报:未来环保哪些细分领域充满投资机遇?
骆建华:工业治理未来市场广阔,目前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现在工业治理方面,很多环保公司只是卖设备、做工程。如果提供环境服务和第三方治理,将比城市环保市场大很多。因为工业废水、废气治理技术复杂,治理成本更高,收费更贵。一旦执法严格,大家不敢偷排漏排后,工业环保市场释放出来,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肯定会有综合环境服务商出现,为工业企业提供水气渣一站式解决方案。现在基本还没有这样的环保企业,因为气水土治理的企业分别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很多企业在融合,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平台型环保公司。
中国证券报:如何改变环保上市公司“小而散”的局面?
骆建华:最重要的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环保公司通过并购收购及资本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现在该趋势已经显现,未来中国可以有上百家大型环保公司。环保公司可以依靠市场力量,从单一的技术研发企业到综合服务商,逐步把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