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对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作出全面部署,加快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落地实施。消息一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股市相关概念股全线涨停。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
它会如何加固电网安全,在数据使用上会有哪些作为,又会催生哪些新业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又该提前预防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能源评论》专访到全国政协委员、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
《能源评论》:泛在电力物联网属于工业物联网范畴,中国的工业物联网建设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张云勇:工业物联网是工业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更进一步地,将这种互联延伸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和人员,实现从车间到决策层的纵向互联。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横向互联,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就是工业4.0或者说工业互联网要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我国产业升级是物联和互联双向驱动的,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2016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经过努力探索,我国在向企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延伸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已经进入实践深耕阶段。
《能源评论》:泛在电力物联网在数据的价值挖掘上可以有哪些作为,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巩固电网安全?
张云勇:大数据正向众多行业渗透,催生出极具创新力的各类应用产品,激发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讨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大数据应用:
一是在控制方面,由于众多电力设备联网,可基于实时数据进行设备监控及状态评估;同时安全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可基于大数据技术研究电网自适应防御控制系统;还可基于大数据及云平台等研究电网电力传输的协调优化调度技术。二是在输变电方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覆盖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设备状态管控平台,实现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的智能化,包括设备状态自动采集、实时诊断、可视化和远程感知等等。三是在配用电方面,利用配电大数据分析,可精益化管理配电网,减少电网的冲击。四是在电能质量方面,研究电能质量数据分析,建立典型用电设备电能质量信息库、指标体系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电能质量辅助决策分析。五是在智能电网方面,通过多维的电网管理及运维关键数据,研究电网设备状态信息集成与综合分析,促进电网进一步智能化。
在这方面,运营商积累了丰富及海量的数据资源,中国联通已构建了PB级的跨域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平台,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提供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大数据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行业应用生态链,与各行业实现合作共赢。在大数据研发体系方面,从用户、业务、网络和终端的不同视角构建了28类数据源的多维度关联分析。
我们也希望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方面提供中国联通的力量。
《能源评论》: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业态,泛在电力物联网可能会催生哪些业态,会怎么改变现在的城市交通生活?
张云勇:一方面,对于电网自身来讲,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感知是基础,数据融通是驱动,将电力生产、传输、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显性表达出来,把一切业务数据化,进一步在数据中挖掘新的业务价值,产生新的业务模式。比如通过海量的数据积累和故障模式的学习,能够提前预测某个设备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等。
另一方面,新业态的最大价值是服务终端客户,借助泛在电力物联网增强电网企业内部感知能力,如规划建设、调度调控、运维检修等,可以向智慧小区、智慧城市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智慧交通整体能源供给方案、智慧能源套餐及交易模式、用户能效分析及用户画像、智能家居与用能管理等方面延伸。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供电方面,将公共充电桩和车联网数据进行匹配,基于这样的资源集合,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充电服务,还可以扩展到更多车辆服务,甚至可以与政府、电动汽车上下游企业分享平台上的数据信息。
《能源评论》:近期,委内瑞拉的电力系统遭遇网络攻击,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张云勇:没错,安全问题应该是泛电力物联网建设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实现传感器、人、电力设备、调度系统和管理服务终端等等的广泛互联,为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但这种泛在互联也打破了传统系统的封闭格局,使一些关键电力设备被网络可见。由于电网的战略基础性特点,如若不重视安全体系建设,这将十分危险。
类似于伊朗核设施遭遇震网病毒攻击、乌克兰电厂因黑客攻击导致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就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网络被入侵的案例。
根据我们网络安全和云安全方面的经验,安全体系建设是分层次考虑的。第一层次是针对物理存在的设备,例如终端、系统、设备等,都可以算作这个范围,在这个层面应当包括端点保护、通信与连接保护、安全监测与分析、安全配置与管理等安全防护功能;第二层是数据防护,从数据所处的位置看,包括端点数据、通信数据、配置数据、监测数据;从数据生存状态看,包括静态数据、动态数据、移动数据。这些数据都需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不可控的变化;第三层是安全模型与安全策略,包括覆盖组织层面和设备层面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基于逻辑的,用于描述系统的安全目标的安全模型,是系统安全策略的形式化表示。
总的来说,安全体系建设,是基于防护需求来设立的,并且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安全防护管理方针,在明确防护对象及所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后,找出当前与安全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
《能源评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立“三型两网”企业,其中“三型”是枢纽型、平台型、共享性,两网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构建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您认为这其中存在哪些可以与联通合作的机会?
张云勇:万物互联重构了互联网的价值,5G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特性,感知泛在、连接泛在、智能泛在的特点,是构建网络强国的基石,通过5G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映射,使得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其所在环境信息的识别、感知的泛在互联成为可能,实现电力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结合,将传统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的所有环节信息化,推动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我认为联通和国家电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上可以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来合作。中国联通也愿意加入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全力支持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