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独家报道 » 正文

关于加快西部水电开发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9  浏览次数:326
核心提示:2019年水电新增装机417万千瓦,断崖式下跌。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使我联想


2019年水电新增装机417万千瓦,断崖式下跌。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使我联想到,又是什么导致水电发展渐入佳境之时戛然而止。我认为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水电开发实现的目标:生态、减灾、发电,水资源综合利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水旱灾害频发、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给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再到大运河,兴水利、除水患的生产实践与文明发展相生相伴,生生不息,创造了农业文明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水利水电在设计、施工、制造、运营和投融资等全产业链世界领先,创造了新安江、三峡、南水北调等“人间奇迹”,助力我国走向工业文明的前列。

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综合开发条件。长江、黄河发源于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横跨“三大阶梯”奔流入海,蕴藏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为以水电为先导带动水资源综合开发创造了条件。通过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给“水塔”装上“开关”,调节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的需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水电站既是金山银山又是绿水青山。开发水电是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必由之路。新安江水电站变成了“千岛湖”,二滩水电站使植被稀疏的干热河谷变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通过梯级水电开发,使“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形成了约600亿立方米的水库群,用占全国2%的水资源滋养了15%的土地和12%的人口,泥沙量也从16亿吨降到2亿吨以下,沿黄河形成了3000多万千瓦的水电、风电、光电的清洁能源基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传承悠久的中华水文明,把水的事情办好,推动我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中国水利水电的新使命、新作为。针对剩余约3.5亿千瓦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上游、长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流域的特点,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减灾、发电为三大目标,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现就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流域梯级水电站所形成的“河—湖”系统,不仅能够改善坡陡流急河流的水生生境,水库的湿地作用和“冷湖效应”,还能够增加水库周边的湿度和降水,改善陆生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冰川融化和雪线上升,促进干热河谷的植被生长,修复生态作用显著。这些流域在青藏高原边缘形成一道10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

二是建设国土安全屏障。水电站将水流的能量转化为电力,消除了河流下切的能量来源,减缓和消除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水电梯级开发顺应了河流自然演变过程中的阶梯化趋势,起到与“梯田”保持水土和山体稳定的类似作用,消除了堰塞湖对下游的威胁。

三是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西部水电开发,形成约3000亿立方米的“水塔”,其中:最重要的是金沙江的“龙盘”水库,它是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调节器”,与下游的“应急工程”——三峡,首尾相顾,相得益彰。随着“水塔”的逐步建成,中华大地将变成像成都平原一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美丽中国。

四是多快好省发展新能源。我国西部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同宗同源。水电具有储能和调节作用,可将风电、光电等电能质量差的“垃圾电”加工成“优质电”。通过水电、风电、光电互补开发,我国西部可形成水电4亿千瓦、风电4亿千瓦、光电8亿千瓦的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我国跨越油气时代进入清洁能源的新时代。

五是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西部水电项目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所有工程可在1-5年内开工、10-15年建成,投资约8万亿元。水电站运营期长、经营成本低、竞争力强。我国已建水电3.2亿千瓦的平均投产时间约10年,水电上网电价只有全国平均电价的2/3。西部水电开发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由企业来实现,进一步推动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水利兴则天下兴。我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西部水电开发,保障水、粮食、能源、生态、国土等安全,实现“以电兴水、以水兴国”。(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杨永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