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制造业的改革,加大放权力度
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有效的政府治理有利于保证制造业发展方向、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治理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在这方面,一是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增强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狠抓落实,切实发挥其在引导技术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二是要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力度。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量。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源,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严重不足,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等方面。为此,通过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潜力,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新动能和金钥匙。
价格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应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最大程度地实现价格的公开透明,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形成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国有企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在我国制造业领域居于重要地位,在推进两化融合、军民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
在这方面,要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落实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形态转换和优化配置,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
产业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必须采取适合本国发展阶段,符合国际经贸规则、惯例的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市场和国家利益。近年来,以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贸易优惠安排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新浪潮。随着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的深入发展以及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我国将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制造业开放将向着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发展,加强产业安全保护迫在眉睫。建立安全审查机制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德国、日本均建立了完善的产业安全审查机制来保护本国产业技术和经济安全。我国现行的安全审查制度仅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依靠法治化手段最大限度保护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